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本帖最后由 羅田文聯(lián) 于 2022-4-24 16:53 編輯
父 輩 的 援 藏 路
作者|方鳶宇
父親援藏的經(jīng)歷,小時候從母親拉家常中得知了點點滴滴;而全面了解父親援藏的歷程,則是因這次參加市委黨校紅色故事講述活動,從父母親那兒訪談得來的。
作者(左一)在市委黨校紅色故事講述比賽中榮獲一等獎.jpg (202.5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6 上傳
▲作者在市委黨校講述父輩的援藏故事
這中間的緣由,還要從我的名字說起。我名字中間的“鳶”字,有人認為比較生僻,有人認字認半邊,直接嚷嚷“方鳥宇”。上小學的時候,記得班主任要我們講講自己姓名的由來,我問父親中間“鳶”字的來歷,父親先搪塞說“是翻字典亂翻的!”母親在一旁糾正說:“你的鳶字,是一種像鷹一樣的鳥,有句詩叫‘兒童散學歸來早,忙趁東風放紙鳶’,那個‘紙鳶’,就是鳶形狀的風箏。
你爸爸取這個名,一是希望你像鳶一樣,飛得又高又遠;二是你出世時,他人在西藏,就像紙鳶一樣,家國一線牽,風箏不斷線!
今年3月7號,受組織選派,我有幸赴黃岡市委黨校,參加科干班為期近兩個月的學習。來自羅田同班的有縣文聯(lián)的王雅萍主席,同期的還有在縣干班學習的縣人大張軍主任,在青干班學習的白廟河鎮(zhèn)張鑫書記、團縣委陳亮書記。3月9日晚上,班上舉行學員交流,介紹各自的基本情況和單位的職能職責,我在作自我介紹時,就講述了名字中“鳶”字的由來。沒想過了些天,班上的學習委員周良才找到我說:“聽說你父親是早期的援藏干部,這很了不起,黨校要舉辦一次紅色故事講述比賽,班委會想讓你代表我們班參加,由身邊人講述身邊事,更能打動人!逼鋵,我也早就有寫一寫父親援藏經(jīng)歷的想法,就一口答應了。受疫情影響,黨校每兩周放一次假,乘著放假的空隙,我想著法子從父母親那兒套出話,大致還原了父親援藏的歷程。
▲作者(左一)在市委黨校紅色故事講述比賽中榮獲一等獎
1
據(jù)父親的一名學生也是我現(xiàn)在的同事回憶,那是在1979年農(nóng)歷四月的一天,一個蒙蒙細雨的日子,在父親工作的羅田縣大崎鎮(zhèn)五廣祠中學,一百多名師生冒著雨,站在進校道路的兩旁,送父親踏上援藏之路。父親教政治,帶班主任,是共產(chǎn)黨員,能把枯燥的政治課講得生動風趣,深受學生們愛戴。當縣里派來的吉普車要啟程時,父親向身后的師生用力地揮了揮手,拍了拍身旁懷胎八月挺著大肚子欲言又止的母親,咬咬牙把懷里抱著的剛滿三歲的哥哥放在地上,想說什么,又像被卡住了喉嚨,一頭鉆進了車里。汽笛聲聲,伴著學生們的哭聲,哥哥追跑著的嗚咽聲,在風中傳了很遠很遠……
那是改革開放后中央選派的第一批援藏干部,羅田只有他1人,黃岡地區(qū)17人,湖北省170人,全國3000人左右。當時羅田縣的一名指標分到教育系統(tǒng),有幾十人報名,但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父親,卻在縣委組織部的考察中脫穎而出。
父親在西藏時的老照片.jpg (39.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7 上傳
父親在西藏時的留影.jpg (143.2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7 上傳
▲父親在拉薩留影
父親的進藏路程共花了20天。乘著時任縣委書記文長福乘坐的吉普車,到黃岡地委受到當時省委常委、黃岡地委第一書記丁鳳英的接見,赴武漢集中后,先坐火車到甘肅柳園,后換乘西藏自治區(qū)派來的大客車,經(jīng)敦煌,過格爾木,翻昆侖山,攬三江源,穿唐古拉山口,一路體驗了高原、草地、戈壁、沙漠、雪山等各種地形地貌。當時正值青藏公路改造,到那曲時高原反應劇烈,頭痛難忍,心跳加速,呼吸困難,要靠輸氧維持。一路顛簸到達拉薩的那天,正好我出生。
父親在拉薩.jpg (42.5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8 上傳
▲父親在拉薩
后來,我問父親為什么選擇去西藏,他說:“我出身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,七歲時你爺爺就去世了,從讀書起就一直享受助學金,感激黨的好政策讓我有書讀改變命運。中央有號召,我就要有響應!”問母親為什么同意,她說:“男兒有志在四方,我有一雙好手好腳,不能阻擋他的志向。”
2
西藏,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,那里有巍峨的雪山、湛藍的天空、漫山的牛羊、古老的寺廟、圣潔的經(jīng)幡、悠遠的梵音和好客的牧民;但也是一個異常艱苦的地方,交通不便,物資匱乏,空氣稀薄,嚴重缺氧,晝夜溫差大,太陽輻射強,走路氣喘喘,睡覺不安穩(wěn),吃飯沒胃口……
西藏納木錯湖.jpg (40.2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8 上傳
▲西藏納木錯湖
那個時候的西藏,正是生產(chǎn)和建設物資緊缺的時候。那一批援藏干部,被分配到西藏的各個地區(qū)支援建設發(fā)展,父親被安排在拉薩物資綜合公司工作。這個公司負責生產(chǎn)和建設物資的調度,父親先是在化工建材科,負責進銷存管理和統(tǒng)計報表分析,保障物資生命線的暢通;三個月后安排在公司政治處負責宣傳教育工作,宣傳中央大政方針政策,開展文化知識培訓,組織文體活動等,促進漢藏干部職工一家親。雖然是管理層,但父親對難活累活苦活搶著干,主動幫工人扛鋼材、卸物資、裝貨品,雨皮汗流、腰酸背痛、手腳磨破也樂此不疲。
有一次,一名叫多吉的藏族職工,將一封入黨申請書交給父親,帶著歉意說:“我是農(nóng)奴的兒子,早就想入黨了,但文化水平低,以前連入黨申請書都不會寫。真要感謝您教給我的文化知識!”
原來,公司安排父親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培訓班,幾十名漢藏員工參加,父親主講文化課。他自編教材,從語文基礎知識講到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從黨的理論講到民族政策,從文成公主和親講到西藏和平解放;對文化知識薄弱的員工,他逐個地“開小灶”,從讀音、語法、閱讀、寫作講起。在天寒地凍沒有取暖設備的簡陋房間里,常常備課到深夜。
西藏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是獨特而絢爛的。雖然生活條件艱苦,但父親與同事們有機會領略藏族風土人情。休息時間,可以與同事一起談理想、侃家常、看經(jīng)典書目;可以到郊區(qū)了解農(nóng)牧業(yè)生產(chǎn)情況和藏民生活情況;可以參觀布達拉宮、大昭寺、哲蚌寺等名勝古跡,了解藏傳佛教文化;可以去藏族職工和淳樸善良的藏民家中作客,喝酥油茶,吃藏糌粑,嚼牛肉干,飲青稞酒,跳踢踏舞,結下了深厚友誼。
西藏特產(chǎn).jpg (46.4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49 上傳
▲西藏特產(chǎn)
有一件往事,父親回憶起來記憶猶新。澄澈碧透、波光瀲滟的拉薩河,生長著一種肥美的無鱗魚。在休息日,父親與同事們相約著擼起袖子來摸魚,一上午收獲頗豐;厝ヒ粺踔,鮮香四溢,大快朵頤。過段時間又如法炮制,結果吃著吃著,在魚鰓里吃出了人的頭發(fā)。詢問藏族同胞才知道,藏族有水葬的習俗,他們認為人去世后最好的方式就是回歸大自然,塵歸塵土歸土,而葬身魚腹就是很好的歸宿。聽了這個,大家對藏族文化多了一分了解,以后再也沒人去捉魚了。
拉薩河.png (46.1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0 上傳
▲拉薩河
父親赴藏后,母親每月都給他寫信,一封信要輾轉個把月才能抵達。母親在信里總是鼓勵父親,不要擔心家里,不要心掛兩頭。但父親何曾不知道,家里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母親一人身上,帶著兩個孩子,養(yǎng)著三頭豬,種著兩畝田地,忙家務還要參加修水庫……兩年的服務期說到就到了。父親公司的領導對他很看好,開出優(yōu)厚條件,極力挽留。但父親對家里感覺實在難割舍、很愧疚。由于援藏工作表現(xiàn)出色,回來后,父親被安排在一個縣直部門工作。
3
說起來,父親只是廣大援藏干部中的普通一員。在這個群體中,有著更為閃亮的典型人物。
同為1979年首次進藏的孔繁森,三次主動請纓赴藏工作,曾寫下“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,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(xiāng)”的錚錚誓言。粗通醫(yī)術的他,每次下鄉(xiāng)都身背藥箱,曾經(jīng)用吸管將一位病危老人的濃痰一口口吸出來;為了照顧好領養(yǎng)的三名地震孤兒,曾經(jīng)三次獻血以緩解經(jīng)濟負擔;最后在阿里地區(qū)以身殉職時,只留下兩件遺物:8元6角錢和發(fā)展阿里地區(qū)經(jīng)濟的12條建議。他的女兒孔玲評價:“父親菩薩心腸,見不得別人受苦,他樂善好施,樂于助人,像一團火一樣點燃了身邊每一個人,像磁場一樣深深吸引和感染著每一個人!
孔繁森給藏民看病.jpg (29.9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0 上傳
▲孔繁森給藏民看病
還有中交天津航道局援藏干部李純民,設立民族助學獎勵基金,共募捐900余萬元,支援西藏地區(qū)扶貧助學,并捐贈了100多萬元的個人家產(chǎn);江蘇南通西藏民族中學原校長施乃平,援藏十年后回江蘇牽頭創(chuàng)辦這個民族中學,40載年華獻身援藏事業(yè),踐行著“一人援藏、全家援藏,一次援藏、終生援藏”的信念。像這樣的典型事例還有很多很多。
在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伊日鄉(xiāng)小學,李純民和學生們交流.jpeg (94.0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1 上傳
▲在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伊日鄉(xiāng)小學,李純民和學生們交流
每當在電視鏡頭里看到西藏的變化,父親都很欣喜激動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,中央政府累計投入1.63萬億元,建成了川藏公路、青藏鐵路、拉林鐵路、貢嘎機場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,國際國內航線達到140條,通航城市66個,讓天塹變通途;實現(xiàn)了公路、電力、電視、4G網(wǎng)絡村村通;貧困縣全部摘帽,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地區(qū)生產(chǎn)總值由1.29億元增加到1902.74億元,農(nóng)民人均收入由35元增加到14598元,人均壽命由35.5歲增長到72.19歲。
沿拉林鐵路看千里綠色長廊.jpg (44.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2 上傳
▲沿拉林鐵路看千里綠色長廊
西藏林芝市巴宜區(qū)布久鄉(xiāng)朵當村桃花園.jpeg (172.4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2 上傳
▲西藏林芝市巴宜區(qū)布久鄉(xiāng)朵當村桃花園
去年,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活動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援藏干部代表時說:“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一個崇高精神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(yōu)勢。缺氧不缺精神,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。你們在高原上,精神是高于高原的!”
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援藏干部代表.jpg (56.2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4-24 16:53 上傳
▲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援藏干部代表
近年來,我偶爾帶全家一起出去轉轉。問父親最想去哪兒,他說想回西藏看看。我從網(wǎng)上買了些酥油茶、青稞酒、牛肉干,還買了一套《話說西藏》,想讓父親重拾西藏歲月,但赴藏旅游,還不知父母身體狀況是否允許。
曾向父親詢問一個敏感問題:“美國最近總拿我們的民族政策說事,不曉得西藏的民族關系怎么樣?”父親氣憤地說:“藏民淳樸善良,漢藏民族關系很和睦,生事的只是一些有政治圖謀或被教唆蒙騙的人。西藏、新疆這些年社會安定,沒聽說再發(fā)生暴恐事件,美國卻跳出來信口雌黃,這是唯恐中國不亂!要我看,美國的種族主義越來越惡劣,離分裂生亂不遠了!”
在網(wǎng)上看到,一名援藏干部寫過一首名叫《信仰》的詩歌,代表了他們的心聲:
信仰
那一夜,我輾轉反側,不為得失,只為西藏神圣夢想;
那一天,我作別故鄉(xiāng),不為憂傷,只為男兒志在四方;
那一刻,我熱淚盈眶,不為高反,只為見到雪山清晰模樣;
那一年,我翻山越嶺,不為修行,只為百姓冷暖安康;
這一世,我到處漂泊,不為風景,只為心中不滅的信仰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