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醉眼迷離 于 2019-6-2 14:30 編輯
“油河”得名的由來 毛群益
羅田縣境內有兩條大河都發(fā)源于天堂寨,東面是義水河,西面是天堂河。兩河交匯的地方叫油河口,位于三里畈鎮(zhèn)的油河村,也是羅田與浠水的交界處。兩河匯合后往南流向長江,稱為巴河。天堂河從平湖至油河口這一段,歷史上叫“油河”,得名與油有關。 天堂河流經(jīng)的河鋪、平湖兩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地域遼闊,過去盛產(chǎn)一種油柿。油柿樹木高大,樹皮粗黑,果實很小,只有手指頭那么大,結得非常稠密。油柿不象甜柿,不能食用,但是可以榨油,是往年做紙傘、斗笠的工業(yè)原料。蘇杭地區(qū)制作花紙傘,就采用這里的柿油做原料。 油柿不待成熟就要采摘,因為青柿榨油最好。一般在農歷七、八月采摘,用木榨榨油。柿油呈烏褐色,放在很大的篾簍里。篾簍圓口方形,用皮紙糊實,每簍約裝四、五百斤。榨好的柿油入簍后發(fā)酵一兩個月,就用竹簰運往外地。 竹簰上的油簍每簍只裝一半,進入河道后,簰工就依次給油簍加入河水。從簰頭到簰尾,每簍加一舀。加完一遍后,再加第二遍,如此循環(huán)。竹簰走到油河口,油簍恰好全部加滿。奇怪的是,加水后的柿油濃度正合買家需要的標準。如果不加水,濃度過高,柿油成了漿糊,不能使用。更為奇怪的是,出了油河口就不能加水,加了油河外的河水,柿油就變質發(fā)臭,沒有用處了。 由于這一段河中,水可變油,所以,人們就稱為“油河”。這恐怕也是大別山的一個奇跡吧! |